梦里惊醒,是我太在意,还是他太隐忍?

公众号:李秀云

人有所思,夜有所梦。梦的来临或许不是毫无缘由,它藏着一些我们白天忽略、却在夜里浮现的情绪。

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告诉我,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他一开始选择忍让,直到有一天他无法再压抑,只能回手反击。他也觉得自己当下的行为是对的,因为在场的同学都拍手叫好。

我当然不赞成动手,可我也无可奈何。那一刻,我意识到,他已经开始学着保护自己了。然而,最主要的是,他觉得自己同学们都支持他。

我总以为,自己够强硬,从小是运动员,谁也不敢欺负我。最多不过取个外号,听听也就算了。我觉得内心的强大是非常重要,如何面对。当然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就是一种启动保护自己的机制。我在运动场上,用成绩证明自己。也因此,自然成了妹妹的“保护伞”,她的同学也不敢欺负她。

然而踏入了职场,就算自己不在运动场奔驰,可是我还是随时都装备好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为的是要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我已经学习如何使到自己强硬,为的是面对社会,适者生存!

可孩子不同。他温和、沉静,小时候,被同学追打,他也笑笑地说:“没关系!”升上中学后,对外界的伤害像是无所谓,还是选择隐藏?我总以为朋友之间该是互相保护的,但我后来得知,那位欺负他的同学,其实本身也经常遭受别人的欺负。所以他将那份压力,转移到我孩子身上。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记录一段我处理小孩霸凌的事件,父亲站出来为自己的孩子撑腰。我想提醒别人注意校园霸凌,保护小孩是必须的。但文章发布后,却引来一些质疑的声音,觉得我不应该写得太白,觉得这是小孩子之间的事情。然而,我们却没有注意到,原来被霸凌的小孩心态,到底他能够承受吗?到底他是如何面对长期被霸凌的事情,造成了他选择反击。

也许,有些孩子确实选择沉默,不愿意说;也许,就算说了,也无济于事。因为大人总觉得那只是“小事”,不值一提。

我的孩子总说“没什么”,但那真的只是“没什么”吗?还是他的隐忍,只是我们未能发现的疼痛?

有一次,我梦到他被那位同学剪头发,剪得乱七八糟、支离破碎。我想要喊,却喊不出声。梦中那一刻,我心如刀绞,一身冷汗地醒来。我向孩子提起这件事情,他还是一句:“没什么啦!”

原来,那孩子的名字和模样,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脑海。梦境不过是我的潜意识在提醒我:我没有真正放心。

学校,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是孩子们练习如何生存、适应的圈子。而许多的伤害,从来不是一天爆发的,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积累。同学之间的打闹,其实到底有多少人可以承受,还是他们在默默地接受,然后把所有的“恨”都记下来。直到最后,情绪决堤,才爆发成我们所

我只能不断提醒他,要保护自己,尤其是身体上的伤害。可他总是一副“没关系”的模样。是他真的不在意,还是他学会了隐藏?等到有一天压抑不住了,是否就再也无法收拾?

当我看到许多的报到校园发生的事件,其实在早期的读书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许多人都是会反击,会保护自己,大家都选择公平对待。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慢慢地形成了霸凌,欺负弱小,只是证明自己的能力。然而,这是不是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我无法给他一个无风无浪的世界,但我希望,在风雨来临前,我可以教会他怎样撑伞,怎样转身离开,怎样站稳自己。

梦醒之后,我依旧在想:是我太在意?还是他太沉默?

发布:2025-05-02


公众号:李秀云
现已退休,继续旅程,骑着自行车,分享拍摄作品,分享作品。出版四本书籍,《平凡中的平凡》,《若初心 如初见》,《就这样 ...
78 则内容,12 人关注。   了解更多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