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以外的故事

公众号:李秀云

这一张照片,是在 Pandan Indah 用手机拍摄的。我一直觉得,眼睛所看到的景色,往往比镜头更美,毕竟视觉所捕捉的,是立体的、流动的、带着温度的风景。然而,当画面透过镜头重现在眼前,那一瞬间的美,又仿佛拥有了另一种意义。

那天,家人载我到住宅区一个角落,只为让我从更好的角度拍摄。前方是一片树林,没有高楼阻挡,视野开阔。但我发现,附近的居民对这番景色早已习以为常,无人多看我一眼。或许,美景就在他们每日生活之中,反倒少了惊喜。

我站在那里,拍了几张照片,用的是刚买的手机——Vivo X200。成像还可以接受,当然无法媲美相机,尤其是那些高端镜头的细腻层次。

照片中,是远眺云顶高原的景色。云雾缠绕着高耸的建筑物,仿佛仙境。我不清楚那些建筑的名称,但熟悉云顶的人,大概一眼就能认出吧。对我而言,那只是途中的一个片段,一个并不在行程中的短暂停留。

蓝天白云之下,看不见太阳的踪影。它大概还藏在云后,静静等待时间将它唤醒。没有强烈的阳光,白云就肆意扩散,包围着那些高楼,好像在轻声对我说:“欢迎来到如梦似幻的云顶。”

我没有真正走进云顶,只是路过,只是遥望。但也在这一刻,我忽然明白——许多美景,并不一定非得亲临才能感受;有时候,从远处眺望,亦能触动心弦。

朋友却选择登上山顶,重温属于他们的两人世界。也许他们所追寻的,不只是景色,而是那段共享的时光。人各有旅途,情感与风景,往往交错交融。

我一直梦想拥有更好的镜头,以为那样能看得更远、更清晰。难怪那么多摄影爱好者不惜花费,升级器材,只为捕捉眼前那瞬间的动人。而有些人,甚至为了心中的影像画面,远赴异国,只为心中那份满足。

我想起大伯,他是一位摄影师,曾周游列国,相机随身,拍下无数异地风光。回国后,他会将照片冲洗出来,认真整理在相簿里。一页页翻看,仿佛再次走过那段旅程。后来,菲林相机被数码取代,冲印的照片也越来越少,相簿渐渐尘封。

前些日子,我去探望他。他拿出过去旅游的相簿与我分享,一边讲述旅途的故事,一边翻阅那些泛黄的画面。我心生羡慕,他的镜头曾走过那么多国家。而如今,高龄的他不再出游,相机静静地躺在防潮箱中,也许很久没有被触碰。他请我从书架上拿几本书,那是他在旅途中买下的旅游特辑,如今也成了回忆的象征。

而我呢?那台陪我多年的相机,其实也早该退役。但不是不再喜欢摄影,而是力不从心。摄影太耗时间,也太烧钱,我玩不起了。于是我动了放下的念头,买了一台镜头性能较佳的手机。结果,上路那天,我还是背起相机、扛着长焦镜头,从河内一路拍到广州。

我以为自己可以取舍,原来,取舍并不简单。

发布:2025-04-08


公众号:李秀云
现已退休,继续旅程,骑着自行车,分享拍摄作品,分享作品。出版四本书籍,《平凡中的平凡》,《若初心 如初见》,《就这样 ...
75 则内容,11 人关注。   了解更多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