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我的心

公众号:心棲

我今早忽然想起一個字:「智迷不誤」。

悟者迷,迷者悟。這世界,真的不必誰去療癒誰。每個人走在自己的靈魂功課裡,無人真能取代誰的經驗,也無人能夠從外而內地完成誰的破曉。

只是近來,靈性學派各顯神通,廣接宇宙能量,風水地磁,脈輪星門。開口閉口是「感應」二字,不然就是自稱「敏感體質」,可以感應到某某磁場與力量。彷彿誰的接收器比較靈敏,誰就比較靠近真理。

但有時候,我反而覺得,那些仍然在生活中掙扎、迷茫、痛苦的所謂「凡人眾生」,反而比這些高談感應的人更清醒。他們不懂術語,也說不出顯化的次元頻率,但他們誠實活著,疼痛著,真實地在自己的人生裡撐著,哭著,也走著。

這讓我想到那段傳誦千年的禪宗公案。

祖師東來,易偉渡江,面壁九年,終於在東土找到傳法之人。

達摩祖師說道:「我即將西返天竺。在我臨走之前,請各位將你們對佛法的體悟一一道來。」

道夫和尚首先說道:「文字只是闡述佛法禪理的工具,不可執著文字,也不可捨棄文字,唯有中道,文字才能為道所用。」

達摩祖師微笑回應:「你只得到了我的皮而已。」

比丘尼總持說:「依我所見,就如阿難見到阿楚佛國,一見之後,了無真相,豁然開朗,便無需再見。」

祖師點頭:「你得的是我的肉。」

再來是道育和尚,他說:「四大皆空,五蘊非有,我見之處,無一法可得。」

達摩祖師答道:「你得的是我的骨。」

最後,祖師望向慧可。慧可大師不言不語,起身向祖師行了三拜,便靜靜站立。

祖師點頭:「就是這樣。你總算得到了我的髓了。」

然後,他便將自己的衣缽傳給了慧可。

這個故事我反覆想了很多年,直到今天我才比較明白:「智者不言,言者不知。」那種不說的深度,不是因為不知道,而是知道太多了,終於懂得「靜」。

尤其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手機一滑、網頁一開,什麼都有——各種知識、觀點、工具、系統、人生指南、靈性方法,甚至連情緒都有人幫你命名、分類、教你怎麼療癒。AI 越來越強大,你想問的,它總有答案。你不想問的,它也會推送給你。

於是我們知道得越來越多,卻越來越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我們能夠複述很多名詞、理論與心法,卻未必理解哪一個才是真正貼近自己生命經驗的線索。

知識像洪水一樣湧入,卻沒有人教我們如何排水、疏通、過濾。於是我們活得像一座資料庫,一邊累積資料,一邊空轉心靈。一邊說「我學過很多」,一邊其實更不確定自己該往哪裡走。

我們知道了這個宇宙怎麼運作、知道了人類有多少潛能、知道了高我、次元、頻率、陰影整合、靈魂契約,但唯獨不太知道自己此刻的心,究竟還想不想好好活著。

所以,「不說」不是放棄理解,而是從過度的資訊中退場,回到一個乾淨的空間,只問自己一句:「你,真的需要這個嗎?」

其實,每次我帶課時,總會準備一些學習單給學員們。

那些學習單上,從來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一連串提問、整理與反思。
我也不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答案,因為每一次,我都只是和他們一起工作、一起討論、一起梳理那些問題。我們從提問開始,從聆聽、理解,一路走到確認與靠近。

我不是引路人,我只是陪路者。

我深知,每個人心中,其實早已有一個堅信不移的答案
只是那個答案,常常在歲月的風中磨損了形狀,在現實的壓力中被迫封存,在「必須怎樣才是對的」聲音中漸漸沉默了。

所以我們做的,不是去「找答案」,而是一起把原本的那顆心找回來

有些人,在整理過程中變得更柔軟,更能接受自己當下的選擇;
也有些人,反而更堅定,更有勇氣去走出那一步。
也許他們仍然會擔心、會害怕,生活還是充滿考驗,但至少,他們開始願意告訴自己:

「我還在學習。」
「我可以慢慢來。」

有時候,我覺得,這句話就是一個人真正開始「悟」的起點。

這正如我們在陪伴工作裡最難學會的,不是話術、不是分析、不是提出見解與結論,而是:陪在那裡,什麼都不說,只是聆聽,只是理解。

那種沉靜的陪,是從心而來的,不是從腦子裡生出來的對策。

我常想,「悟」這個字,很妙。
是「心」加上「吾」——我的心。

不是別人的心,也不是師父的教義,不是能量導師的頻率訊息,更不是神諭的翻譯版本。是我自己的心。

若一門學習不能幫我更靠近我的心,那麼它再怎麼玄妙、再怎麼靈性,也只是多了一層妝容,掩蓋我與自己之間的距離。

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基督宗教也分化出無數教派、教會,從羅馬到改革、從正統到新世代靈性,沒有哪一條路錯,也沒有哪一條路真對。我相信,人本來就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通往覺醒與安頓。

但我也常懷疑,如今這些靈性學習,究竟是在打開我們的心門,讓我們看見自己的力量?
還是打開心門之後,讓我們更確信自己很不行,從而更加依賴「他們的靈性指導」與系統協助?

這之間的差異,太值得深思。

因為一門學習,如果它的終點不是帶你回到你自己,而是讓你成為某個靈性體系的長期顧客,那它就不是法門,而是營銷模型。

那麼誰才是我們真正的導師?

不是那些語言動人、聲音柔美、能量強大、跟你說你前世如何、靈魂藍圖多神秘的引導者。真正的導師,不是替你定義你的人,而是陪你發現那個,你本來就知道怎麼走、只是還不相信的自己。

「悟」就是我們的心。
若任何學習,不是以我們的心開始,也不是終於回到我們的心去結束,那麼它再浩大,也只是別人走過的路。我們走得越久,只是越遠離自己而已。

就如哲學家索倫·克爾凱郭爾曾說過的那句話:

「人生最大的冒險,是成為你自己。」

The greatest hazard of all—losing oneself—can occur very quietly in the world, as if it were nothing at all.

而靈性真正的啟程,從來不是仰望哪位導師,而是你終於回過頭,看見那顆靜靜等待、從未離開的——自己的心。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发布于 2025-06-22


公众号:心棲
我喜歡與人對話,也習慣靜靜陪著人走過情緒的低谷。 過去在教育體制中任教多年,陪伴過無數學生度過迷惘、壓抑與身份探索的 ...
40 则内容,32 人关注,402 个访客。   了解更多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