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愛的不是盲盒,而是你自己

公众号:心棲

圖片來源:smelab.com.hk/article

—— 關於投射、陰影,以及一場自我對話的開始

那天晚上,我在盲盒前,遇見了自己。

第一次買盲盒,是在一個極度疲憊的下班夜晚。

那天我走進商場,只是想隨便晃晃。腦袋空空的,心情也空空的。

然後,我停在 POP MART 的櫃位前。

一整排風格各異的小角色,像無聲的存在者,各自站在屬於自己的宇宙裡。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手就那麼自然地伸了過去,選了一盒沒看名稱的。

拆開的那一瞬間,我居然笑了。

不是因為抽中什麼稀有款,而是——那個角色的表情,莫名地,像極了我自己。

我開始思考:這到底是什麼感覺?

為什麼一個塑膠製品,會在毫無語言的情況下,讓人感到「被懂了」?


是可愛,還是命運眷顧的幻覺?

我們都知道,盲盒的魅力在於「不知道裡面是什麼」。

明知道角色是有限的,但拆開那一刻,還是會有一種小小的緊張與期待。

——今天的我,值得被祝福嗎?

這感覺,有點像抽籤,有點像占卜。

是一場現代人低門檻、零儀式的命運遊戲。

比起塔羅、水晶、紫微斗數,盲盒顯得輕盈又可愛。

但那份「我不知道會抽到什麼,但希望是好事」的心理,其實一模一樣。

或許,我們不是只想要一個角色,

而是在偷偷渴望——宇宙今天對我好一點。


「這隻好像我」的瞬間,是情緒在對話

後來我開始注意到一個現象:

很多人在拆開盲盒的那一刻,第一句話不是「哇!是隱藏款」,而是:

「這隻好像我。」

「這不就是我今天的心情嗎?」

「怎麼看起來有點像我那個朋友?」

這不是單純的投射,而是一種心靈瞬間找到出口的過程。

角色的表情、姿態、眼神,就像替我們說出了那句自己都還沒說出口的話。

有時候,我們收藏的不是角色,而是一種難以描述的情緒。

而盲盒,恰好給了這份情緒一個合法的家。


我們太努力了,才渴望那些「不需要努力」的東西

這幾年我經常聽見一種集體感受:「太累了。」

工作太多、訊息太多、選項太多,世界彷彿一個永無止盡的任務序列,

每一項都在提醒著我們——你還不夠。

我們得不斷向外追趕,才能證明自己不是落伍、不是懶惰、不是不夠格。

於是,我們成了不敢停下來的人。

但在心裡深處,其實都偷偷渴望一種「什麼都不是」的時刻。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盲盒裡那隻發呆、躺平、情緒飄忽的小公仔,讓人那麼喜歡。

它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是,卻能好好地被喜歡、被放在桌上,理直氣壯地存在。

它替我們活出了一種夢想——

一種「就算我不證明什麼,也值得被喜歡」的樣子。


榮格說:陰影從來不只是黑暗

心理學家榮格(Carl G. Jung)曾說:

「每個人都擁有一個陰影,它由個體人格中被壓抑、否認、但真實存在的部分組成。」

我們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不常見光的自己:

愛生氣的、會懶惰的、對世界煩躁的、其實想哭但不想說的。

當我們對某個角色特別有感,也許不是因為它設計多麼精美,

而是因為它讓那些我們壓抑太久的面向,有了一個能被看見的出口。

它讓我們的陰影,得以短暫地被接住,

哪怕只是三秒,也好。


被看見的,不只是角色,而是你自己

所以我想說,喜歡盲盒、喜歡角色,

不是膚淺,也不是幼稚。

那是你靈魂某一處的輕聲呼喚,

在說:「我也想被喜歡——不需要表現什麼的那種喜歡。」

你選中的那個角色,也許正是你自己某個不被允許的面向。

當它站在你桌上時,它其實在默默陪你練習一種自由:

「就算我這樣,也還是值得被喜歡。」


所以,這從來不是關於盲盒,而是關於你

我不是要歌頌收藏文化,也不是推崇「買東西能療癒人生」。

我只是想說——

如果你曾因為一隻小角色而感到心動、被懂,甚至落淚,

請你知道,那一刻,你正在與自己對話。

你透過一個塑膠角色,輕輕摸到了自己情緒的邊界。

你願意停下腳步,聽見那個平常被壓著不說話的自己。

這不是逃避,而是一種勇氣。

每一次這樣的凝視,都是靈魂悄悄往回走的一步——

走向那個,不需要證明、不必討好、也不必合群的你自己。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发布于 2025-03-23

延伸阅读

散文
其實你愛的不是盲盒,而是你自己    2025-03-23
圖片來源:smelab.com.hk/article —— 關於投射、陰影,以及一場自我對話的開始 那天晚上,我在盲盒前,遇見了自己。 第 ...
6.28 當彩虹旗四處高掛時    2025-06-28
也許這就是同志文化中最動人也最難解之處:我們不是用嘴巴說「驕傲」,我們是用身體說。用皮膚說。用皮革、汗水、表演與沉默說。
《哪吒2》:你抗拒的命運,才是你真正的英雄之旅    2025-03-20
  慎入!前方高能劇透!  如果你還沒看《哪吒2》,請暫停腳步,默念三遍:「劇透使人悔恨。」然後 果斷撤退!  這篇文章將毫 ...
一份勇氣的學費    2025-09-17
我們常以為「學費」只是數字,只是價碼,交了之後換取一門課、一個知識點、一份證書。但有些時候,它其實是一份心意的投射, ...
兹心非心    2025-08-29
慈悲不是被定義在「吃或不吃」之上,它更像是一種凝視的能力。能凝視自己的慾望、恐懼與習慣,而不急於否認或掩蓋。這樣的凝 ...
先把自己活好    2025-06-15
有時我會想,在這個什麼都講求「成果」的時代,我們是不是忘了:其實,人生最重要的順序,是先把自己活好? 但那個「好」, ...
又是中國人?|當集體行為成為文化鏡子    2025-06-12
中國人在世界舞台上的集體失序,該如何面對? 「真正的強大,不在於別人是否怕你,而是你是否能與世界並肩而行。」——文化心 ...
咒怨    2025-08-05
你以為你戒掉的是糖,其實你是在解除一場咒怨。
大夢,在微光裡    2025-07-24
夢想不該是一場競賽,而是一種生活的姿態。它不必高大上、不需證明什麼,它只要誠實地照見你此刻的真心。 那就讓我們一起, ...

公众号:心棲
我相信,每個人都在生命的舞台上,演著屬於自己的戲。只是劇本太熟,有時忘了自己其實還能改寫;有時台詞太多,反而聽不見心 ...
90 则内容,40 人关注,545 个近期访客。   了解更多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