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森林》ChungKing Express (1994)

公众号:TK Cheng 模因

不知道有多少人又会猜测到我会介绍这部的呢?因为这部电影在我的电影制作朋友中是非常受欢迎的,大家都想学王家卫。

重庆森林》(1994):导演:王家卫

这部电影应该无需多介绍,因为它实在太有名了。就连我小时候在本地电视台上看时也非常喜欢(几乎每年电视台都会重播)。虽然当时完全不明白剧情在讲什么,但我记得自己非常喜欢电影的风格和王菲的表演(我必须承认,那时候我只喜欢她和梁朝伟的部分)。
当我进入电影行业后重温这部电影,感受却完全不同了。我终于能体会到“故事”本身,并且理解得更加透彻了!我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也与日俱增,甚至开始喜欢林青霞和金城武的部分!直到现在,这仍然是我最喜爱的王家卫电影。这部电影中的元素,比如警察与空姐、一个人在失恋后会变成什么样、“加州梦”这些主题,都对我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启发,甚至在我的一部短片中出现了大量类似的元素。

小时与长大
具体上所谓体会到“故事”本身这句话我也难以解释,毕竟自己都是靠感觉去感受而已,这样可以说成其实这部电影本身就是透过氛围,沉默,镜头语言以及细节等去传达情感的一种手法。长大了也许学会什么是迷失,孤独和渴望,所以会更加领悟到和喜欢这部电影里的一切。比方上方截图的那场戏,两人是正常的动作,可是前面的路人却飞驰的穿插经过,让我感觉到全世界就只有他们两人的存在。
这是我小时或长大后都觉得很震撼的一幕,小时的感觉是“哇!好厉害,怎样做到的?”,这样的思考方式去想,长大了的感觉时“哇!好唯美,导演怎样想到的?”。不过我记忆里两个时期的情绪是有点相似,一种默默等待,期待着什么的感觉。

**当然这场戏在当年技术上是难以达成的,王家卫导演有解释过是让两人表演时特意放缓动作的速度,而前面的人是正常走路的,到后期制作时只要加快速度就能达成这样的效果。(感觉上分享了技术层面的话题就会破坏掉这部电影的唯美感)

两段与两人
电影故事里是两段包含两位男女的故事。第一段故事人物是警察編號223何志武(金城武饰)与走私者(林青霞饰),第二段是警察編號663(梁朝伟饰)与快餐店员阿菲(王菲饰)组成的爱情故事。有趣的是一段故事的人物有名字,另一个相反性别的人物就没有名字。两个故事的男生都是因为自己的爱情伴侣离开而与女主角邂逅,而男主角们都是处于一种痴迷的迷失状态。他们的行为看起来很有趣却也可悲。何志武会一直吃5月1号到期的凤梨罐头,而663会对着家里的东西讲话,两者生活在同一区却没交涉过,却也同样的迷失在这座水泥森林中。
而两段性故事这种设定让我产生兴趣,具体上为什么我说不出来。现在回顾自己所做的作品,不难发现我喜欢用不同角度来探索同一件事物(吗?),就如上一部介绍的《听说桐岛退社了》。这就是啰嗦吧(我是说我的作品,不是王导和吉田导演的),同一样事情用不同的角度去说却又没有别的惊喜那就没有意思了。还好重庆森林并没有这样的问题,两个同样主题的故事却有不同的事情发生,他(她)们对待自己喜欢的人都各自有不一样的反应,这也迎来不一样的结局,值得一看。

致敬与抄袭
前面说到了这部电影对我日后短片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我那部很长标题的短片《Men without Women looking for BananaFish, Girl without Cat telling her Story》(中文标题:男人与女人,香蕉鱼的情意结 ),也是一部描述人失去爱时的时光和情绪。当初拍摄时是我刚入行没多久,大概三四年?拍时也是很即兴(有机会我在详细介绍这部短片的制作幕后趣事),当时因为之前部短片《家里蹲》是“参考”了重庆森林以及一部韩国电影让我觉得自己好像做不好,而这次就放弃参考任何电影凭感觉去拍。短片本身就是只在某个时段,在某个地区(日本,韩国,Sekinchan),临时找上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拍前只写了一段故事大纲就随机那样即兴设定剧情拍,然后后制再从剪辑上结合。剪辑中我才发现其实都有很多这部电影的影子,一些镜头的运作上,就算当时我的摄影师没看过这部电影都好,与之都有相似。加上氛围,演员表演方式等就让我觉得自己是不是变成了抄袭,最后决定移除掉一些片段了。
在过后的日子里我也接触到一些喜欢王家卫作品的新(旧)导演的作品,其中有一些还是带有非常强烈的王家卫影子。着让我想到,我们对于用自己喜欢以及尊敬的导演与作品而产生的成品,很多时候都可能变成一种抄袭。也许这是潜意识的行为,因为自己本身认定这是一个“好的”东西,却未拥有能超越对方的能力,做出来的东西自然会变得很相似。而当你能超越时,我想那个风格自然就是不一样的。

电影只需要一位王家卫,最好还是给观众一个新的“导演”作品会更有趣,这样电影世界更精彩。

感谢阅读到这里!

关注公众号、留言、联系版主
TK Cheng 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