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追梦的树獭
我在什么都不懂的年纪,体验了第一次属于我的“失去”。四岁朦胧的记忆,我看着大伙儿围着在家躺在病床上的爸爸抽泣。我不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只觉得莫名的压抑,我也被当时的场景震慑住了,不禁也留下了伤心,害怕的泪水。那时对死亡无概念的年纪,只眼睁睁看着随后而至的救护车,把我爸带上了车。最后的一面定格在爸爸被拉上车的那一幕。自此,我就再也没见过他了。没想到,那时候的一别,竟是永别。最遗憾的分离,是无法好好的告别。往后的日子,能接触到爸爸的时间便是新年,扫墓,和重阳在牌位上看见爸爸的姓名。这是我和爸爸唯一剩下的连接。我脑海里只存在着少之又少爸爸的画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爸爸的模样在我脑海里也逐渐变得模糊,更像是个熟悉的陌生人。
自父亲的离世起,我生命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关于“生命意义”的种子。求学时期,课业的压力和自己的过高要求,暂时让我遗忘了这个种子的存在,但它时不时会带来隐隐的刺痛。我时常问自己:“为什么人会离开?我们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长大后,这些问题成了我追寻方向的动力。我发誓将来要为生命做些什么,用自己的能力去减少那些类似于我曾经历的痛苦。我希望成为个能帮助别人的人,这个念头是我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一路前行。
揣着这个想帮助更多人的心,我选择了医学检验专业,努力学习,终于熬到了毕业。随后也如愿成了一名医检师,我觉得自己离“帮助别人”的梦想更近了一步。最初的那段时间,我满怀热情:穿着实验室的白大褂,开着大大小小的病人人体组织的包裹,小至息肉,大至大肠,子宫,眼珠,整个手肘,检查标本,描述和测量组织,携手与病理学家分析个案,撰写报告。每一份分析报告,不仅是病人的病情,那更是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在那些日子里,我觉得自己正在攀登陡峭的“雪山”,朝着梦想的顶峰进发。我相信,只要登上顶峰,等待我的一定是令人屏息的绝美风景。然而,当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当最初的成就感渐渐褪去,我开始感到一丝莫名的空虚。有一天,我手中依旧做着日常的工作,平日的满足感竟多了一份无法言语的难受和疑问:“这就是我的全部吗?我做的真的是我想要的吗?”这种空虚感如迷雾般笼罩着我。我以为,成了当初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即为圆梦。可现在,我开始怀疑:这种价值感为什么没有当初想象中那样充实?现今的我,犹如个缺了块拼图的个体,即便能感知物质上带来的快乐,但是那并不是踏实的满足。也许这是在自我实现的路上必经的阶段。也许,这种缺失感并不是个弱点,而是推动我们去探索内心真正需求的力量。
日常生活的庸庸碌碌,生活本质的周而复始,到底又有几个人能把每天过得富足,每天过得不一样的精彩呢?人终其一生扮演着很多角色。我们也许是爸爸妈妈的女儿,学生,员工,妻子,父亲,母亲。但,当我们放下这多重身份之事,有人知道其实我们到底是谁吗?不同的角色扮演,有着不一样的责任,有着不同的任务需要完成。撇开一切的角色扮演,我们生而为人,到底是奔着一个什么意义前进的?也许,一直以来,并没人告诉我们到底是谁,也无人教会我们该何去何从。那一样样的成长中的任务其实只不过是代代相传的家宝。但,真正的人生旅途是如抽盲盒般,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是什么,终点是什么。
幼时的我们,遵循父母的教诲,只知道需要乖巧听话,认真学习,长大后上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结婚生子。人生真的如此便就圆满了吗?即便求学路上磕磕绊绊,我们如履薄冰地往前方雪山前进,当我们到了他们口中的雪山后才发现,自己踏足的那片雪山早已成了一片汪洋大海。咬牙坚持登山的动力本是为了看那一望无际的绝美风景。本以为,在山顶内把美景尽收眼帘,从此无拘无束。没想到,登顶后,映入眼帘的竟是一片汪洋,本以为能得到的安身立命之处,却变为了那漂泊不定,不知该何去何从的困境。
我有如此深之感触是因为自己渐渐发现自己异于常人。说好听的是独一无二,不好听的就是跟世界的一切格格不入。我无法跟别人感知一样的快乐,无法对一般的事物感到满足。精致的一餐,精美的礼物,漂亮的风景,是能让别人欣喜的缘由。对于物质上的尽善尽美,更是人们的日常追求。但,唯独我不是。很矛盾的,我的快乐很难却同时很容易得到。物质上的一切享受无法让我得到真正的快乐,会让我有一种,“然后呢?”的状态和疑问。相反的,我比较在乎在心灵上富足的追求。一早起身,能睁眼看见眼前的事物,闭眼深呼吸,感知一切当下能感受到的,给我带来的满足是无其他事物能相比的。安住当下,倾听内心声音,感知自己的一切,是我的快乐泉源。所以,这造就了我奇怪的癖好。我喜欢闭眼吃东西和走路。我喜欢没有手机的生活,我喜欢静静地观察身边的一事一物。即便坐在路边观察人们的一举一动,我也能不亦乐乎。
可如今的缺失感更加奠定了我的独特和格格不入。我不仅缺失了充实的价值感,也迷茫自己的归属之处。也许,有人会说归属感可以从家人和朋友中获得,但对我来说,这并不完全适用。即便有家人和朋友在身边,我依然感到自己像一个透明的灵魂,随风飘荡,是一个别人无法真正看见并接触的一个存在。也许也有人走在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的路途上,挣扎着,也许也有人完全忽略了这一段路,身心自在地畅游在物质上的享受。但,我仿佛是穿了国王的新衣,问题在我身上显现的是那么地大,但他人却无法看见。我深刻地意识到,撇开自己扮演的一切身份,我依然无法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我到底是谁?
在某一夜睡前的深思,我突然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并不是一座固定的“雪山”,也不是某种可以触碰的终点。它更像一个个盲盒,每一步都是未知的,而且每一步总将影响着下一步,环环相扣,为结果带来一次次新的转变和可能性。我深呼吸地再次感受自己的生命,感知心脏为我努力跳动的每一下,我好像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归属感。撇开一个个社会或家庭给予我的身份,我就是我身体的主人,我就是我。
自那天起,虽无法避免一次次的情绪动荡,依旧多次游走在迷雾中,但我尝试感受自己的呼吸和心脏跳动,让我再次感受那真切存在的自己。也许,看似可遇不可求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一直在我们的心中。那就犹如天堂地狱皆在我们一瞬间。人,也许总其一生的功课并不是奔向功成名就,而是看清并珍视自己那份内心独一无二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发布: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