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追梦的树獭
当你开始变得不可理喻,越来越不像自己,甚至成了自己最厌恶的状态时。请记得要停一停。先不要跟自己急眼,开始在道德的高塔上指责自己。因为这世上会指责我们的人排山倒海,但,能看清楚固中缘由的唯有我们自己。先停一停,好好体会那五味杂陈的感受,那股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复杂感受,用心地和内心小孩对话。那感觉不再认识自己的巨大转变,其实代表着我们和内心小孩失联的时间已有一段时日了。
你有察觉到吗?我们长大后会莫名发觉自己慢慢长成自己小时候最讨厌的人,或者我们会在某时某刻犯了一些完全违反我们秉持已久并十分看重的道德观念或核心价值观。其实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时代越来越进步,社会人士肩上背负的压力也日渐增加,随之增加的便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年复一年惨不忍睹的上升数据,让人们开始注意起了精神健康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讲座或相关心理咨询资源随之崛起。但,助人者的数量远远不够帮助那暴涨的求助者。同时,这也还不包括那些在黑色漩涡中挣扎着,那些在渐渐被流沙吞没着却依旧不吭声的人。
情绪从不分好坏。但至今,大家都爱把正面挂在口上,把远离负能量当成人生座右铭。当然,我不是推广大家去负面思考问题或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而是伤口流血了,化脓了并没有错,也不可耻。它是真真切切存在着的事。也许这个小脓包在A人身上不加以治疗或理会没事,但在B人身上也许会恶化,导致溃疡,最终蔓延到全身。遇见困难能正面起来的人,恭喜你们,你们很幸运也很幸福。但请不要用你们的标准要求那些做不到立马正面的他们。你们的正面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瓶毒药。
有些人,总显得格格不入,他们的世界仿佛永远有片乌云追随着他们。而有些人却看似极度阳光,正面无比,但其实那只是他们迎合大家而带上的面具。那个面具是带有毒液的,带上的时间越久便会一点一滴地侵蚀他们的每一寸肌肤,渗入他们的骨血之中。这样的他们甚至会比起头上顶着乌云的人们来得可怜和痛苦。因为他们自认为学会了正面,学会了笑脸迎人,笑纳人生。但却不曾关注到自己本就是那么地与众不同,忽略并厌恶那份被份赐予的高敏感特质,总有着多别人那么一点点的该死情绪。这样的他们学会了有伤口时,如别人一般,不管三七二十一贴上创可贴,说一句没事,继续干活。但,却没人知道他们并没有好好地止血,消毒,而他们的伤口也不是仅仅一个创可贴能治愈的。无人知晓的后续是,没及时消毒的伤口,随时会因为细菌感染,或其他的不定性因素而延迟伤口的愈合,甚至硬生生把一个小伤,养成大病。
这好比我们盲目吃敏感药或止痛药。敏感了吃敏感药固然没错,敏感症状的确会因此而消除。但当你因不想浪费时间,而跳过了寻找过敏源的这个重要步骤,你将会掉入重复敏感和吃敏感药的死循环。我们虽不能避免身体对某些食物或物品的敏感体质,但知道了,我们就能尽量避免摄入,尽量减低它对我们的伤害。而寻找情绪敏感源或个人触发点的必要性也是同样的道理。情绪也是如此。
不分好坏的情绪在这个高压快节奏的时代,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定义。感觉大家都打着正面阳光的旗杆,向乌云暴雨进行怒吼和杯葛。植物虽需太阳才能茁壮成长,但连续的暴晒也会让它们枯萎。而对人而言,又有谁能顶着个大太阳天天被狂晒?适当的下雨刮风,或偶尔用雨伞遮阳并不是一件可耻之事。所以,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不止负面需要适可而止,正面也需要适可而止。因为过量的伪正面的反效果也许比负面来得可怕。若一件坏事发生了,心里升起了负面情绪,请别急着推开它,别急着拿出那个“多大点事儿,一切都会过去的,别那么矫情了”的创口贴。在还没搞清楚心里流血处,乱贴药膏也无济于事。别人用的创可贴可不一定适合我们用,就算这个创可贴能发挥止痛效果,但却无法根治根本的伤口。正面这个“创可贴”很好,但还是那一句,效果真的因人体质,和受伤程度而异。
人生本就是一场游走在高空钢索的游戏。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关卡考验我们。只有学会在正面和负面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点,随时调整不同的姿势才能顺利通关。人生不能只看冰山的一角就下定夺。忽略底下的一切连带关系,会让我们陷入如我们找不到被叮的蚊子包的窘境,只能整身乱抓一通。在此,我需要引用冯以量老师一句含金量十足的分享,“抓迷藏要被找到了,游戏才能结束;伤口要被看见了,自愈才能开始”。愿大家都能听听内心小孩的声音,找到那个被迫停止流血,但从不曾愈合的伤口。伪正面比负面更可怕,因为那一具涂满毒液的面具会侵蚀你皮肤,并和你融为一体,导致你最终也忘了自己曾戴上那个面具。自认为表面和他人一样光鲜亮丽,实则底下皮肤早已溃烂不堪而不自知。请容许自己偶尔负面,请相信让自己的情绪流通是一剂良药。愿你我能成为更好的自己,祝福自己,也祝福大家,平安喜乐,身心安康。
发布: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