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怕被拒絕嗎?——其實那不是你的問題。

公众号:心棲

你是否還記得,生命裡第一次被拒絕的時候?也許是小時候在超市裡伸手要一顆糖,被父母搖頭拒絕;也許是鼓起勇氣遞出一封情書,卻被輕輕推開;也許是在職場裡提出一個建議,被一句「不可能」當場否定。那一瞬間,你心裡有沒有掉進過某種黑暗?好像不是單純失去了糖、失去了愛情、失去了機會,而是失去了整個自己存在的重量。於是我們學會害怕拒絕,甚至在做選擇的時候,往往寧願退到另一條看似安全的路,只為了避免再一次被拒絕的刺痛。

最近我身邊來了一位準心理學系的小幫手。她很年輕,眼神裡有一種還沒被世界磨去的澄澈。這些日子,她陪著我籌備即將到來的「空椅的秘密」兩場活動,幫我宣傳,幫我招生。她曾經參與過這樣的課程,心裡覺得意義非凡,就渴望讓更多人一同經歷。於是她帶著熱情,把訊息一一分享給朋友,像遞出一個邀請,也像送出一份真誠的禮物。可是,她迎來的卻是一個又一個的拒絕。朋友搖頭,有人含糊敷衍,有人乾脆冷冷地拒絕,她心裡那股火,就一點一點熄滅下去。她雖然嘴上跟我說:「老師,我明白,將來出到社會,這些都是要面對的,這是正常的事。」可是我看得出來,她的心裡還是酸澀。因為那不只是一個拒絕,而像是一次次提醒她:在這個世界裡,你的期待並不總是有人回應。

我問自己,為什麼我們總是在被拒絕的那一瞬間,心裡立刻下沉?為什麼不是被激起鬥志,反而先被擊中脆弱?為什麼不是覺得「太好了,這是一個新的挑戰」,而是先墜入「我是不是不夠好」的黑暗裡?這種感覺太快了,快得不像思考,更像反射,就好像我們的血液裡,早已記住了什麼。

我想到最熟悉的一幕:一個孩子跟著父母走進玩具部,眼睛立刻亮了起來,他指著架上的玩具,滿懷期待地說:「我要這個。」然而父母的回應是一個不容商量的「不行」。那個瞬間,孩子的世界暗了下來。他不只是失去了玩具,而是失去了整個心裡的盼望。對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世界。當世界拒絕了他,他會感覺到的,不只是玩具被拿走,而是自己不再被允許。這樣的經驗,像一條細細的裂縫,在年幼的心裡慢慢延展。於是長大以後,每一次的拒絕都像觸碰到那條裂縫,讓人瞬間酸痛。

也許這正是人類最原始的恐懼。因為在很久很久以前,被拒絕就意味著被族群驅逐,一個人獨自面對荒野與猛獸,幾乎無法生存。所以我們的身體學會了警覺:一旦有拒絕,就要立刻感到痛,立刻收縮,立刻提醒自己——要修正,要避免,要回到群體的安全裡。這樣的反應被刻進了我們的神經,就算我們早已不再需要靠部落維生,但那種恐懼,依然跟隨著我們。

所以我們長大了,表面上會替別人的拒絕找理由:「不是我的問題,是他們太忙」、「這只是時機不對」、「活動內容不合適」。可是在心裡,還是有一個聲音在低語:「是不是因為我不夠好?」我們以為自己懂得理性,可是身體和心卻比理性更快,早就掉入那股熟悉的孤單與自卑裡。於是,我們開始選擇待在熟悉的領域裡。因為在熟悉的地方,我們不必冒險,不必承受被拒絕的痛。在那裡,我們知道規則,知道什麼努力會有結果,知道怎麼做才不會丟臉。可是一旦跨出去,就要再一次冒險,把自己交給未知,去面對那可能再度發生的否定。

我常常想,那些在商場裡推銷信用卡、保險、房地產的推銷員,他們是怎麼過日子的?他們站在走道裡,對著一個個擦肩而過的人微笑,伸手遞上傳單,說出一套訓練好的話術。然而換來的,往往是一雙雙冷漠的眼神,一個個快速閃避的身影。偶爾有人連頭也不抬,就揮手拒絕。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打擊?如果換作是你或我,恐怕連五次都受不了吧。可他們卻要在一天裡承受幾十次,甚至上百次。這樣的生活,如果沒有一種特別的心理機制,根本無法撐下去。我想,他們大概一開始也跟我們一樣,心裡會疼,會覺得自己被否定。但久了,他們必須學會切斷,把拒絕當成日常,把「不」當成必經之路。就像練肌肉,第一次一定會酸痛,可是一次次扛起重量,肌肉才會慢慢生長。他們的心,也是在拒絕裡,被迫長出了更強壯的力量。

我還記得有一位學生,連續三次面試都失敗。她一度覺得自己不適合任何公司,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徹底沒價值。但在每一次被拒絕後,她都被迫修正簡歷、練習口語、調整態度。到第四次,她終於獲得錄取。回頭來看,她說:「如果不是前面那麼多次拒絕,我根本不會準備得這麼完整,也不會成為今天的我。」拒絕沒有讓她毀掉,反而逼出了她的韌性。

所以,拒絕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它的解讀。如果我們把它當成「不被接納」的證據,就會一次次把自己推進深淵;如果我們能把它視為一種練習,那麼每一次的痛,其實都是一次雕塑。像石頭被雕刻,雖然每一刀都留下痕跡,可是最後留下的,卻是一個更完整的形象。

當我看著這位小幫手,雖然一次次失落,卻還是選擇再去邀請,再去分享,她或許還不知道,這就是一份禮物。這些拒絕,正在教她一件比「招生」更重要的事。那就是:拒絕不是世界對她的否定,而是世界給她的鍛鍊。拒絕讓她有機會坐在自己的心裡,去看見那個最深的渴望——渴望被看見,渴望被允許,渴望自己是有價值的。

我忽然覺得,拒絕就像「空椅子」。表面上它冰冷、空著,什麼都沒有,好像在提醒你:「這裡缺了一個人」。可如果你真的坐下來,你會發現,那把椅子不是空的,而是承載著你最真實的心情。拒絕也是這樣,它看似是一個空白,其實是邀請。邀請我們坐下來,去和自己對話,去觸摸那個因為害怕不被愛而縮起來的靈魂。

所以我告訴她,不要害怕這些拒絕。它們不是冷漠的牆,而是一張張空椅子,在等著你坐下。當你坐下來,聽見心裡那句「我是不是不夠好」的聲音,你就會明白,那不是答案,而是一個需要被擁抱的自己。當你學會這樣擁抱自己,你就不再需要別人的點頭,來證明你是否值得。

因為正是這些拒絕,讓她更早理解:被拒絕從來不是她的問題,而是生命送來的課題。真正的力量,不在於避免拒絕,而在於一次次被拒絕後,仍敢再伸出手。到最後,她會懂得——拒絕不是否定,而是一份邀請。它邀請我們證明:即使沒有別人的允許,我已然足夠。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发布于 2025-09-11

延伸阅读

聊癒空間
   2025-06-01
有些字,不需要多,只一筆一劃,便足以在一個人的生命裡,刻下一道看不見的傷。 「不」就是這樣的字。 看起來簡單、平凡、無 ...
你懷念的,只是被愛的自己    2025-07-28
你不是愛他,而是愛那個被他愛著的你。 有時候,想見他,不是因為想復合,而是想證明自己還重要。有時候想發生性關係,不是 ...
你怕被拒絕嗎?——其實那不是你的問題。    2025-09-11
因為正是這些拒絕,讓她更早理解:被拒絕從來不是她的問題,而是生命送來的課題。真正的力量,不在於避免拒絕,而在於一次次 ...
別人說的話,為什麼會傷我們?    2025-09-12
真正能影響我們的,不是外界的話語,而是我們選擇相信什麼。信念決定了我們的生命軌跡——我們相信什麼,就會活出什麼。
《當潛意識悄然綻放,夢境便成為療癒的畫布》    2025-03-15
有時候,我們的夢境會突然發生轉變,這種改變來得很奇妙,你可能沒做什麼特別的事情,但夢裡的氛圍、角色、甚至你的反應都不 ...
命運未必注定    2025-10-11
命運未必是要我們改變,而是要我們看見。 真正的自由,是能在命運裡理解自己。
天賦與力量    2025-09-27
天賦不在於炫耀多麼聰明,而在於能否在黑暗中點亮一盞燈;力量也不在於壓過誰的聲音,而在於能否承擔自己與他人的重量。
值不值得,其實不是誰說了算    2025-05-08
比起對與錯,人們更在意的,是自己有沒有價值。 值不值得,其實不是誰說了算 ——從貨幣到靈魂的定價權 貨幣的價值,從來不來 ...
原來,我也可以不原諒    2025-07-14
原諒,不是放過別人,是放過那個無數次被推向委屈的自己。
說“秘密”    2025-10-23
榮格說,秘密是心靈的影子區。當一個人急於把秘密說出去時,他其實在尋找見證者,希望別人的眼光能替他消化羞愧與恐懼。可唯 ...
與惡魔對話的人    2025-10-24
真正的善良,不是沒有邪惡,而是看見邪惡後仍願意選擇溫柔。 真正的成熟,不是完美,而是能在破碎裡持續愛。 這是我在與惡魔 ...

公众号:心棲
我相信,每個人都在生命的舞台上,演著屬於自己的戲。只是劇本太熟,有時忘了自己其實還能改寫;有時台詞太多,反而聽不見心 ...
90 则内容,40 人关注,545 个近期访客。   了解更多 ≫

2 comments

Wee Gwek Ng September 25, 2025 - 2:15 pm

被忽视被拒绝的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自卑,甚至是自暴自弃。。。

moses September 25, 2025 - 3:08 pm

確實,有部分的人會是這樣。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