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箭谈
最近儿子班上的同学家中有丧事,据儿子阐述,是同学的爷爷过世。儿子回来就来和我们讨论着生死的问题。可能有人会觉得和一个5岁的小孩聊生死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在我们家里生死从来就不是一个避忌的话题。
儿子和我们说着,然后就会不自觉的掉泪,然后说不要我们死去。而我们也只能循循善诱的告诉他,生死有命,我们不能逆天而行。面对生死,我们到底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态度?
我自幼丧父,而且活到今年35岁,身边离开的人也不少。从老一辈的亲戚到邻居,从儿时的朋友到后来的同事,有离开的也有新生命的诞生。而人生不过就是一个生与死的过程。
父母离开我们,那个是一个必然的事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总有生老病死的一天。只是在面对这个总会面对的事情,我们是一直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的唉声叹气,还是应该珍惜着我们此时此刻拥有的美好时光?
我天生就不是一个乐观的人,什么事情到了我这里我总会先给自己做好最坏的打算。我总有一句口头禅,做最坏的打算往好的方面想。因为只有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等到事情真的发生了,我们才不会有太过不能接受的打击。
心疼孩子的眼泪,他在说不要我们死去的那一刻是绝对真诚而不舍的,我可以深切的体会。我们也只能跟他说,我们也不想那么快的死去,所以我们很珍惜着所有和他一起的时光。谁也不想那么早的死去,但是谁都有死去的一天。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珍惜好自己还活着的每一天。

我不排斥孩子早点接触死亡,因为他越早做好离别的准备,那么他才能够更早的享受相聚的时光。我们离别是为再一次的相聚,但是我们相聚不是为了等待离别。能够多吃一顿饭,能够多看一场戏,那么就好好专心的享受着和身边的人相处的时光,好好的享受着身边的人给予的每一个表情,好好的享受着和身边的人经历的每一件事。
至少这样,在闭上眼睛的刹那,我们都可以嘴角上扬的看着自己人生的跑马灯。
写于2020年10月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发布于 2025-09-04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1 comment
是的!
离别,是为了期待再相聚。
相聚,却不是要等待离别。
盼望我们抓紧机会享受见面时的共同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