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李秀云
我预订前往从下龙前往芒街的巴士。
巴士司机准时抵达,是一辆客货车,不过就老旧许多,不像我之前从河内来下龙所乘坐的客货车,比较舒服和豪华。可能前往芒街的客货车,多数为当地人。我坐在后排,颠簸和晃动格外明显,让人感到不太舒服。
客货车经过了大桥,这里是另一区。这一带原本也在我计划中,但因为天气不佳便作罢。这里就是一个小镇,可能就是老城区,许多建筑物也比较老旧,而且很杂乱。这里和之前住宿的地区,真的很不同。
窗外的风景倒是让人感到些许慰藉。一座座高山远远矗立,离开海岸已有一段路程。正值退潮,海滩上有人低头拾贝,也许是在找些海产吧。
沿岸修有骑行道,供人漫步或骑车欣赏自然风光。可惜今日天气阴沉,阳光稀薄,使得远山有些朦胧。
车子驶向更偏远的郊区,途中几位乘客陆续下车,司机还停下帮店主搬运货物——竟是一桶桶活鱼。最后只剩我一个乘客,我还特地问司机是否真会前往芒街,他点头示意。
很快地,客货车来到芒街市区中心。这里的路很宽,两旁都是商店,商店都是各种各业。不断地看到卡车经过,掀起地上的灰尘。我看到了前面的地标,离开这里应该只有两公里,于是就叫司机让我在这里下车。我拿下了行李,司机还不忘说:“money! money!”。我给他50万越盾,他找回我25万越盾,不是之前柜台员工所说的30万。
我骑着小蓝(我的折叠自行车),在地标处停下拍照,也为小蓝“打卡”。这辆小小的车子,陪我走了许多路,如今甚至一同跨越国界,实在太厉害了!
芒街的路宽敞许多,摩托不多,却见不少大卡车和旅游巴士,沿途也有许多酒店,专为过境旅客而设。路上餐馆林立,我还看到一家叫“星加坡田鸡粥”的餐厅,也许这座城市汇聚了世界各地的旅人,他们在此歇脚,等待过关。
我继续骑到大路,看到许多妇女在兜售香烟。她们看到路人,就不断地问。或许当地的香烟是比较便宜的,所以不断地看到有人在卖香烟。
许多巴士都停泊在路边,相信是等待过境的乘客。在关卡短短的几十米而已,附近的商店却不见人潮。或许大家都是入境出境而已,想要在这里逗留的人,相信也不会很多。
在关卡的大门,只是让巴士进入,行人必须从另一个入口进去。想不到要绕一大圈,还好可以推着自行车。我随着大家走到关卡大门,由于大门都是越南语,有些混淆。还有有当地人指示,让我找到了入境的大厅。
我走到了入境处,就看到了大厅还售卖一些当地的物品。这里的大厅很宽敞,想必可以容纳每一天通关的人数,不至于太过于拥挤。
恰好关卡没什么人,我先把行李通过安检,自行车就不需要,我只是推着过去而已。护照盖印后,就很顺利地过关了,走出了越南关卡,非常方便。
出了越南关卡,外面人潮涌动,大多是上了年纪的旅行团游客。他们跟着导游,挂着“小蜜蜂”麦克风,手里提着许多战利品,甚至还带着折叠纸箱,可能是去办货的。
不久后,我走上中越接壤的那座桥。一些人停在桥上收拾行李,也有人坐在一旁休息。我也停下拍照,纪念我与小蓝的“边境之旅”。
桥中央有一条红白线,标示着两国的边界。我在这画下一刻,拍了几张照片。站在桥上,可以望见中国东兴的关卡大门,牌匾上写着熟悉的汉字。
这条路线,是我从一位YouTuber的视频中看到的——他也从河内经芒街步行入境东兴。我这次亲身走一遭,也为的是感受那段历史的转折地。
走进中国关卡,填好入境卡,就开始排队等候。只见一位官员在处理入境手续,而且查得格外细致。轮到我时,对方要求我出示回程机票和住宿资料。幸好,我虽是自由行,但仍带有回程票及计划路线,顺利过关。
行李简单,无需清关。我顺利步入中国东兴,眼前是热闹的街景,一座商场矗立在前,各种商铺林立,标语多是“越南特产”,我便不多停留,直接骑车去酒店。
骑在马路上,没有越南交通的复杂,也少了摩托的鸣笛声,感觉清静许多。交通也规划得很好,虽然是一个小地方。宽敞的马路,还有骑行道,让我感觉安全许多。一个人的旅程,虽然很自在,但是也必须考量到安全的问题。旅程还很长,我在中国这片土地,还有很的路要求,还有许多地方要去探索。
算一算,我已经二十年没来中国旅游了。最后一次是2005年,母亲陪我一同前往四川,还游览了长江。这一年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也在那年失去了最爱的亲人。
如今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我知道,接下来的旅程,我还会计划再来中国,更深入地探索这个我一直想了解的地方。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发布于 2025-07-13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