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心電圖

公众号:遺落在海角的文學夢

站在鏡子前,手指輕輕滑過突出的鎖骨,像是走著凹凸不平的路。再順著往下來到心臟處,輕輕覆蓋在上面,感受它平穩的跳動。這一刻,心情突然無比激動,眼淚瞬間溢出滑落。 

八個月多以來,心跳聲予我而言,是一場恐怖的夢魘。當初醫生「心律不整」的判詞一出,我如墜十八層地獄。午夜夢回之時,那急如奔騰馬蹄的心跳聲,似蠻不講理的戀人,一聲聲呼喚著,讓我愈發清醒,被迫聽它說話。有畢竟不長眠,一夜長如歲的折磨;更有害怕醒不來的惶恐。 

只要合上雙眼,事發當日的情景即會自動播放。我這個被迫觀賞的唯一觀眾,只能任由自己周而復始地,經歷傷口被撕裂的痛,無法麻木。 

那一天,是星期五,是一個剛經歷老公弟弟車禍、我和小女兒確診,再到好友驟世的一連串突發事件後,想抹乾淚水重新出發的絢麗早晨。我臨時起意帶著孩子去吃她們最愛的印度煎餅,再為自己點了拉茶。眼前的兩個瓜把印度煎餅塞滿嘴巴,鼓得似兩隻貪吃的小倉鼠。這幅畫面,療癒了尚處在感物傷懷的我。 

回到家時,如往常般為她們蹲下洗衣。可是,卻在準備彎腰站起身之際,感覺一股強勁的氣血迅速往腦門衝,我連忙抓住水池邊緣穩住自己的身子。接著,就是一輪暈眩帶來的腦袋沉重感,莫名的慌席捲全身。嘴巴如一個填不滿的大水缸,口渴得很。可笑的是,我還擔心會不會是別人有事發生的徵兆。原來,那個別人,是我。 

駕車戴著口罩去附近診所途中,幾度呼吸不過來。趕快除了口罩,打開車窗,大口大口地呼吸。下車走路時,腳步急促凌亂,路雖咫尺,卻似迢迢千里。醫生量了血壓,照了心電圖,說是心跳太快不規律,需要住院觀察為好。 

一切來得太快,等到私人醫院安排我在重症加護病房時,尚有處在夢裡般虛幻。打電話告訴大女兒需留院時,電話那頭的哭聲莫名地惹出一池的淚。 

望著燈火如晝的天花板,感覺到自己就是那片在刀俎上,任人宰割的魚肉。即便極度抗拒吃藥,但藥水仍如約而至。透明的管子宛如一條敏捷的蛇,通過手掌血管迅速蜿蜒而上,帶著苦味直抵喉嚨處。瞬間突襲的天旋地轉,讓我跌入不停往下墜的無底洞。只能通過呼喚身邊的老公,聽到他的回應,來穩住自己的恐懼。 

當晚,只能和心跳儀器相依為命。想著快樂美好的事時,它平穩地上下跳動。一旦往傷心事靠攏,它即似精力旺盛的頑皮小屁孩蹦跳個不停。所以,臨走前,老公再三叮囑我別哭,否則心跳會加速。可我的焦慮,無處安放啊。被拋棄的陰影,再次像個巨大的怪獸吞噬我。 

熬到了第二天,努力爭取出院。站在太陽下,感受著陽光正一寸寸融化我冰冷的四肢,有種恍如隔世的陌生,可,三魂七魄還在外界遊蕩,歸不了家。 

一次,在還沒吃藥的情況下,先載孩子去上學。怎知,卻在回程中,心跳加速發現自己手腳發麻,腳似踩在雲霧上的輕飄感。幸好還踩得著煞車器,一路慌著回到家,及時吃藥才安定下來。 

當了半個月的行屍走肉,直到我生日當天,事情才有了轉捩點。兩位雙胞胎閨蜜送來了生日祝福,我像是捉住最後一個救生圈,把這段日子累積的恐懼、無奈、懦弱、委屈等,透過撕心裂肺的痛哭宣洩出來。 

她們的隔空相伴,提供了我一個能肆無忌憚的空間。我終於能完完全全做我自己。即便這個自己,此時此刻,非常懦弱無比。可是,仍有人願意持續相伴,無條件地愛著我。 

我重新感受到了,這世界對我釋放的善意。按下「允許與接受」的按鈕,接受自己有心律不整和焦慮的問題,也宣誓著自我療癒的馬拉松正式開跑。 

陪伴,是一個知易行難、極具耐心和考驗的功課。即便這個人是熟悉的自己,我都沒辦法做到完全的寬容。所以,焦慮來襲時,我會去注意它。任由它在我心中掀起驚濤駭浪的戰慄後,再逐漸退下。就在那窄小的廁所裡,將所有的恐懼對著空氣說。聽著自己的聲音在空氣中盪漾,內心頓時舒服許多。 

駕車的時候,大悲咒和心經環繞著我,護我平安抵達所在地。同時,也把這些回響給家人朋友和自己,那是一份牽掛與祝福。手寫日記裡,書寫著我兜不出去的圈,看著自己被一圈圈捆住的無奈。如何當一隻牆壁上的蒼蠅,把自己置身度外呢?那個當下,我做不到,但,我知道生命的每個經歷,肯定都有其意義所在。既然急不來,何不,慢慢走。體驗當下的風景,也是好的。 

在寫作中療癒自己,是我最常做的事情。在一篇篇被錄取的文章中,找回了自己的熱情與信心。書寫回憶後,也代表自己為那段過去好好安頓,不糊弄和否認,哪怕是多糟糕的經歷。 

之前,我變著法哄別人開心。現在,我把自己當回事。那些總對別人說的鼓勵的話,也同樣給予自己溫暖的打氣。 不斷地苛責,總使我活在愧疚裡。因此,我努力刪除在腦裡的假想父母對我的道德綁架和指責。脫離這樣的囹圄,方能活得自在些。 

即使只是出門載孩子放學,我都會選漂亮的衣服,塗了保養品,戴耳環,再往嘴唇塗一抹紅,整個人立刻煥發風采。專注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停留在美好的此刻,讓幸福感慢慢浸滿全身。這是另一種以樂觀取代悲觀的方法,改造腦回路的思維,活在當下,身體會衍生出更多的自驅力。 

除此之外,我也給跳入書海裡暢遊,焦慮、腦科學、正念、醫學知識、心理治療等,皆化身成支撐我繼續往前游的救生圈。我的求知欲,比學生時代來得旺盛。於是,冰山對話、情緒 ABC 理論、冥想、氣功、走路等,一個個進駐到我日常生活裡。 

就在樊登講解《心理醫生為什麼沒有告訴我》一書裡,提及人的心臟在檢查沒問題的情況下,是可以每分鐘跳 200 下而不會死,也不會停止呼吸或窒息;甚至不容易暈厥。這些在我腦海的焦慮,在他三言兩語的四兩撥千金下,完全治癒。自此,巨大的心跳聲離我遠去。原來很多想法,皆是自己想像出來的魔鬼。 

不止如此,我也回到了成長的家鄉。站在石灰橋上,看著一條船在碧綠的河上,緩緩地向前移動。四周靜得宛如只有我在天地間,獨享為我展現的天然美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八字,突然就在腦中蹦出來。我用眼睛當相機,把這幅畫收進記憶櫃裡。每當心煩意亂,再取出回想,好好享受靜謐的時刻。 

在那裡,我更有機會與家人朋友見面。一場場的歡聚,我都像那努力收集愛結晶的蜜蜂,點點製作著滿是甜美回憶的蜂巢,讓愛能流淌在彼此心裡。是這些愛,推動著我往康復路上繼續前進。即便我仍覺得焦慮,但我知道有人會扶我起來,知道手機那一端會有人接受我的苦水。離別前,閨蜜和好友們緊緊的擁抱,無時無刻都溫暖著在異鄉生活的我。 

奪得《走出藍色世界》散文佳作獎和最多分享獎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发布于 2025-06-25

相关内容

字字生光療人心
人生心電圖    2025-06-25
站在鏡子前,手指輕輕滑過突出的鎖骨,像是走著凹凸不平的路。再順著往下來到心臟處,輕輕覆蓋在上面,感受它平穩的跳動。這 ...

公众号:遺落在海角的文學夢
来自瓜雪渔村的查某仔,在雪兰莪河边长大。徐徐的海风吹走了许多童年的记忆与事物,所以坚持用文字留住永恒的记忆。 自小学 ...
9 则内容,2 人关注,53 个访客。   了解更多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