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孙悟空

公众号:箭谈

黑神话悟空席卷全球,上线一周突破两百万下载率,更是有一大群的网络主播分享他们的游戏体验和解锁的游戏密卷,甚至连西方的游戏玩家,都对这一款游戏赞不绝口。

一款游戏能够得到那么大的反响,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除了它的愿故事背景的影响力,自然就是它的制作过程还有游戏带给玩家的效果体验。我不是一个专业的游戏玩家,我也没有玩过这一款游戏,但是我花费了近十个小时的时间,通过不同主播分享的视频,还有各大平台分享的文字解说,去了解这一款游戏,我得到的结论是,它不过就是一款故事类通关的游戏,和很多的游戏的主干没有太多的区别,如果说真的有什么值得它那么铺天盖地的红火,我只能说,那个是因为它是孙悟空。

齐天大圣孙悟空在世界各地,只要看过西游记的人应该都认识,哪怕你没有看过西游记,但是你看过七龙珠,那么你也应该认识这个名字。你说两者没有关系,他们都是猴子,你说他们两个有关系,故事剧情十万八千里。

我认识的第一只孙猴子就是1986年版本的西游记,饰演者是六小龄童。

那个时候并没有看原著,我对西游记的印象就是每天下午陪着我的婆婆一起看电视上重播的西游记。那个画质和拍摄手法相对现在的科技是特别的简陋,但是不得不佩服他们用那么简单的道具拍摄出了那么惊艳的效果。

第二只也是我最喜欢的孙猴子就是1996年香港连续剧《西游记》里面的那一只如来佛祖玉皇大帝观音菩萨指定取西经特派使者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啊帅到掉渣。他的饰演者是张卫健。

我还是在没有看过原著小说的情况下看了连续剧,里面的剧情诙谐有趣,比起86年版的西游记更适合当时的我观看。

再接下来还认识了陈浩民、郭富城、周星驰、林更新、李连杰、翁清海、甄子丹等等各个不同版本的孙悟空。一直到了这一次黑神话悟空的出现,我才以片段式的方式,去看了一点原著的章节。
如果说在西方的文学界有那一句名言,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不一样的哈姆雷特。那么在东方的文学界里面就应该要有一句,在一千个人的眼里就会有七万两千个不一样的孙悟空。毕竟孙悟空可是会的七十二变。

实在一点的说,西游记真的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这本书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出版,却能够一路走到今天还在被大部份的人所知晓,甚至还被不断拍成电视剧、电影、动漫、卡通,甚至被制作成各种游戏、玩具。除了说他是经典佳作,我找不到任何形容词去诉说他的优秀了。

浅看西游,它是一部神话,说的就是孙悟空的一生,如果从山间野猴渐渐的学会做人,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还成为了佛。猎奇的经历、精彩的打斗还有炫丽的招式,都是吸引人眼球的地方。

细看西游,它是嘲讽社会的寓言。说的是人与人之间利益的纠葛,权力的斗争。各路神仙妖怪各怀鬼胎,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土,削弱他人的势力。而其中的师徒四人不过就是这场权力斗争的棋子,被安排得进退两难、身不由己。

深看西游,他成了修生养心的哲学隐喻。悟能是心里的贪,悟空是心中嗔,悟净是心底的痴。一路取经的路上遇见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魉都是心魔。而西去之行不过是人生之路,修得心安理得便可得道成佛。

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粗劣的拙见,在另外那九百九十九个人的眼里一定还有另外九百九十九个不同理解的西游记。

在大家的印象里,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一个出生在明朝的老头,但是却没有谁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西游记就是他写的。很多知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只是从一本叫作《淮安府志》的目录中找到吴承恩曾经写过一部作品叫作《西游记》,但是这一本西游记和我们所知道的西游记是不是同一本却没有办法得到考证。

我们所知晓的胡适和鲁迅先生则是从他的作品《禹鼎志》和《二郎搜山图歌》中推敲,极有可能《西游记》是出自吴承恩先生之手。其中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笔风极其相似,而且所用的方言和吴承恩先生的家乡如出一辙,但是其中依然存有许多争议。

不管《西游记》是不是吴先生的作品,其实都不影响它本身就是一部好作品。就像现在的社会一样,很多都是歌红人不红,甚者有很多歌曲都不知道他们的原唱原创是谁,就知道那首歌就是好听。

真心希望作品好的人不会在意到底谁记不记得自己,反而会努力的把作品做好,只要作品得到欣赏,得到认可,得到荣耀,那么自己也会感到欣慰。我不去追究深耕《西游记》的作者,我只顾欣赏并享受着这一部好作品。

不管到最后,孙悟空成佛成魔,它已经在人类的历史中写下过一篇精彩的章节,永世长存。

公众号:箭谈
联系版主